樓上住著一對烏克蘭的夫妻,女鄰居今天特別不一樣,她從我們的花園走過,我坐在餐桌前餵食兩個孩子,還是蓬頭垢面,寬鬆的居家衣,頭髮隨便一夾,不要擋到視線就好。女兒指著窗外,DaDaDa地說妳看妳看,兒子也停下進食:「他們要去哪裡啊?」窗外的她像是一片清新,往大門石梯一階階走去的背影,俏麗短髮會跟著步伐彈跳著。
「散步吧。快吃,寶貝。」我一點閒適的心都沒有,想著等等要吸地、消毒、曬衣服。不知道外頭到底有多冷?還是有春暖大地一些?我已經一週沒有出門了。
等我一個上午把代辦清單完成的差不多,喊兩個孩子再度感到偏頭痛時,那對夫妻又經過花園,走過我們窗外的走道,我因為開著家門在整理垃圾和清掃玄關的泥沙,剛好正巧碰著他們。
「嘿!妳好嗎?這個禮拜過得怎麼樣?」她走過來我家門口,一邊蹲下和孩子們打招呼,一邊噓寒問暖。
「老樣子。妳的頭髮今天看起來很不一樣!」我說。
「這個啊,因為今天是婦女節,很平常的一天,但我就想打扮,用個電棒捲燙一下。」她隨意觸碰著髮絲,然後她問:「妳老公呢?幾天沒看到他的車子了。」
「他有事去比利時三天,開車去。好像不太對的時機點齁?」我聳了聳肩,想著自己已經不知道過幾月幾號了,每天都在擔憂病毒,哪還有情趣點綴屬於女性的節日,更何況我連洗澡的時間都沒有。
她說她烤了藍莓蛋糕,請她老公拿下來。可能因為有她烘培的好味道,我也稍微受她的好心情感染,覺得今天就是不一樣,一點點的美麗。不然,很不小心就會鬱悶起來,抱怨失去自我生活,她提醒了我別忽視自己,管他的,先坐下吃塊蛋糕吧!
_
德國國內出現了一些令我們傻眼的聲音,我們,概括的是戰戰兢兢對抗武漢病毒的人,台灣遊子與外籍媽媽們為主。
前幾天很振奮人心,台灣成功抑制住疫情擴散的新聞舉凡法文、德文、英文、日文都在談,然而,我一方面身為台灣人而驕傲,一方面又因為全家在歐洲而失落。才隔了一天,就看到有德國醫療人員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「口罩對防疫無用,存糧毫無道理可言」,文中不但怪罪購買口罩的人會讓外科人員無法安心手術(?),讓武漢肺炎變得危險的不是病毒,是「一窩蜂購買」,最後散播「戴口罩=白癡=沒腦袋」的言論,將醫療人員買不到口罩或消毒洗手液的「罪」怪在掃空架上的消費者……
天啊!所以也難怪居家隔離很難在這真正落實,而謹慎的生活態度什麼時候變成一種「愚蠢的病」?!還有上萬次的分享。是德國政府應變措施太慢?觀念宣導出錯?生產民生與醫療用品的製造業者沒人要加班所以短缺?還是,過度自我膨脹的劣根性或優越感作祟?我不想在這個乾淨存善的天地裡討論為什麼,因為我也沒辦法改變現在的局面,但是,我的感慨是,面對病毒,德國已經先內耗了,哪還有力氣「共同」對抗肆虐的病毒,截至目前為止,是1018例,一天一百多例飆升。
我始終記得,看到台灣新聞報導一群自發性集合在一起,無籌研發快速口罩生產線的那群無名英雄的感動。那樣萬眾一心的氛圍,才能讓一個社會更健康與團結。
「不怕染病,覺得得到了也無所謂,反正就像流感一樣」觀念的人,依舊每天赤裸裸地進出各種公眾場合,他們不怕,卻忘了有人可能經不起他們的傳播,他們當然可以堅持不戴口罩,但不能不尊重其他人想自我保護的選擇,不是嗎?看見某國華人戴口罩被毆打的事件時,彷彿可以聽見病毒在空氣中嘲笑的聲音。
_
聽聞同鎮有中國媽媽回上海避「難」的消息,起初自己也好想帶著孩子回台灣,後來想想,絕對不能帶著潛在風險回去影響大家,搭機風險又高,我留在異鄉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才是。要給自己信心喊話!保持樂觀,健康作息,吃好睡滿。(嗯?可是媽媽很難睡滿耶XD)
沒有後援忙得昏天暗地的日子,擔心著孩子們的健康而煩惱的每一刻,想想這就是我愛的方式,全心全意對待他們,縮小自己,盡力讓生活更多一點安心,我不是不對自己好,而是我愛的人都好好的,那我就好。
防疫不能平常心,但日子還是平常的好;混亂的季節裡,要找到內心平穩的力量。祝福天底下的女人女孩們,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了,但咀嚼平常,正能體悟靜好的歲月,悠悠流淌,都是福氣啊!Ordinary days, ordinary people, but when we are old, what will we remember the most, but the ordinary days.
#謝謝大家對Mira的祝福和集氣_燒到第四週總算退了_照片為元氣恢復能在家蒙特梭利有點臭屁得意的喜感模樣
#因為不知道Jivan幼稚園是否有嚴格要求假期去義大利旅遊的家庭隔離_我們暫時讓他請假釐清狀況再去